第(1/3)页 一早起来,汤姆接到一封信,就跑出门去了。 在军区晒了一个夏天,又黑又酷的珍妮悄声跟苏樱桃说:“我估计,汤姆应该有什么好事儿,那样子,像是去见女孩子了。” 不会是见宝秋吧,苏樱桃心说。 虽然汤姆经常邀请宝秋到小白楼来玩儿,但是她不会经常来,而且每回要来,总要带点东西,或者掰两个苞米,或者摘两颗梨,这是毛纪兰的行事作风影响的,小女孩虽小,但很有自尊心,懂得亲戚之间往来的分寸感。 最近秋收已经完了,家里大概是没东西好拿了,她就不怎么愿意来了。 不过,苏樱桃正收拾着,准备去大佛石窟呢,就见汤姆背着杰瑞,身边走着一个小女孩,并不是宝秋,而是宋清溪。 “就去我们红岩读书吧,我都听我爸说了,要给你叔,你们家在红岩审请一套房子,两室一厅呢。”这小女孩笑嘻嘻的说。 汤姆笑了一下,但是没说话。 “你就不想当省城一中,共青团的团支书吗,到时候我选你呀?宋清溪又说。 这个小女孩很有意思,大概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汤姆了。 这也很正常,汤姆长的帅气,尤其是五官,小时候两只褐色的大眼睛,水汪汪的,又天真又稚气,现在长大了,五官长开了,清眉秀眼,带着异域风情的帅气。 不说宋清溪了,这院儿里的小女孩们,哪一个不喜欢汤姆的。 但显然,汤姆这种各方面都优秀的小伙子,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到底是配不上的。帅气的小哥哥,向来属于白富美。 前几天,苏樱桃才听博士念叨过,说宋正刚邀请他们全家到红岩去住,准备给他们在红岩省委审请一套房子,而且还说,到时候要让汤姆辅导宋清溪的作业。 就这种大手笔,一般人家有吗? 这样帅小伙,一般女孩子哪有条件追啊,只有白富美才追得起啊。 “不用了,我还是觉得留在秦州更好,再见。”汤姆居然说。 就这么着,他就把白富美给拒绝了? 宋清溪是来做客的,其实想来苏樱桃家坐坐,但人家不邀请,她就嘟着嘴巴,去隔壁了。 汤姆背着杰瑞,俩兄弟摇头晃脑的,进门来了。 这小伙子不是最喜欢当官的吗,怎么就不愿意去红岩读书,那地方,有他更能施展的大舞台啊。 “你们看我干嘛?”汤姆进了门,见珍妮和苏樱桃都盯着自己,于是问。 杰瑞也说:“看我们干嘛?” “走吧,今天,咱们得去个好地方。”苏樱桃笑着说。 大佛石窟离秦州本地并不远,不过因为革命的关系,前些年一直关着,也只有大领.导们来了,想参观的时候才会开放,直到最近,罗衡过问了一下,省里才拨款,才开始修葺。 修葺是个大工程,所以,四处都搭着脚手架,整个洞窟都是灰秃秃的。 博士一家子来的时候,就见研究院的大门口站着黑鸦鸦一群人,搓手跺脚的,这帮人看起来挺激动的。 毕竟十年时间没进过人,最近才开始进年青同志,研究院的老职工们,大都头发花白了。 不过,好在研究所的房子虽然很旧,而且墙上刷满了各式各样的标语。 但是,曾经戴过的枷锁被扔在柴堆上,标语上面贴着各项保护条例,而重新开放的洞窟上,全搭着脚手架,门前的池塘里荷叶青青。 初秋九月,处处还是一派绿意,生机勃勃。 看到博士一家子下车,有一个老同志走了过来,伸手就把杰瑞给举了起来,笑着问了句:“就是你找到的佛眼,这还真是个孩子啊。” 杰瑞猛然被抱起来,当然要挣扎。 博士还愣着,苏樱桃反应过来了:“不不,找着佛眼的,是这一个。” 这位老同志于是顺着苏樱桃的目光看过去,就看到一个身材瘦高,皮肤白皙,比自己还高一头的少年。 人群中顿时轰然一阵笑,有人说:“段院长,抱抱吧?” “这不行,他抱我还差不多,我可抱不动他,孩子真经长啊,找到佛眼这才几年,这孩子就长这么大啦?” 这位老同志,正是研究所的段所长。 他还没见过汤姆,只是听人形容过,说找到佛眼的,是个矮矮的小胖墩儿。 刚才博士一家来之前,还跟大家开玩笑,说自己要抱抱那个小家伙。 结果却没想到,所谓的小家伙,身高看起来至少175,又帅又高,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。 段院长带着一家子,要去参观一下洞窟,而且,据说今天为了博士一家子,是所有的洞窟全部开放。 珍妮杰瑞并不喜欢看那些灰秃秃的造像。 只进去转了一圈儿,就溜出来了。 杰瑞更喜欢文物研究所的池塘,因为正值八月,池塘里满是莲蓬,小伙子还没吃过莲蓬,珍妮悄悄钻进水里,凫了一圈儿,给他摘了一个,把皮子剥了,再把瓤子去了,鲜莲蓬,甜甜的,甭提多好吃了。 相比之下,汤姆是最欣慰的人了。 因为大佛的眼珠子,是他找着的,进了洞窟,他只要见个人,就得夸一下自己:“看到那些珠子了吗,那全是我找着的。” 因为他,这些泥菩萨的眼睛终于重现能看得见了,就说他骄不骄傲。 这骄傲是看得见的,果然,所有人都在给他竖大拇指。 不过,汤姆最近也有点小烦恼。 共青团的人是最红最专的,而宝秋,在阮红星的事情上,算是做过贡献的人了吧,结果现在,共青团的人,一致不允许她入团了。 汤姆跟一□□青团的孩子们商量了一下,大家一致认定,除非宝秋对组织做出重大贡献,否则就不能入团。 从哪儿找个重大贡献呢? 汤姆一直在琢磨这事。 博士和苏樱桃来访,而且,还带着舍利子,要放到菩萨的莲花座底下,东西当然是,交到研究院,工作人员的手里就行了。 按理来说,应该要有一个安放的仪式,但现在并没有僧人,马列主义下,也不讲迷信的那一套,所以,只是由研究所的人,在博士等人的目睹下,把它放回原位就行了。 然后,段院长就要给博士夫妻讲解一下历史,不过才说了几句,段院长就发现,博士对于这些文物的历史,似乎比自己还要了解得多。在真正博学多识的人面前,有些人发现自己知识不够,就不敢再开口了。 而且,正好现在要安放舍利子,到时候要拍照留存档案,段院长就去盯着那事儿了。 第(1/3)页